2018年第三屆「雲門創計畫」,鎖定台灣創作人才,獎助創作排練空間及費用。十二月二十日,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公布第三屆獲獎助名單共有:田孝慈、李治達、邱昱瑄、黃詠淮、劉亮延與駱宜蔚等六位。
2015年林懷民先生獲頒第一屆「蔡萬才台灣貢獻獎」。他婉謝一千萬元的獎金,建議將這份獎金捐給雲門基金會,成立「雲門創計畫」,協助年輕表演藝術創作者發揮才華,實現夢想。「創計畫」的主要目的在協助創作成形,提供創作者免費排練場,支付排練費,及創作諮詢。由創作者自行決定作品是否要求創作諮詢,或公開對外呈現。
本屆創計畫得主:劉亮延將以京劇演員特長為中心,新編詞曲及身段,找到傳統故事的當代詮釋。田孝慈與李治達,皆為累積多部作品的編舞者,期望藉由創計畫重新歸零。田孝慈將重心放在探問意識與身體的關係,以及重新檢視與整理個人的肢體語彙。李治達希望找到誠實乾淨的身體,呈現最直覺的動作狀態。
二度入選創計畫的黃詠淮,將從生活經歷出發,與三位舞者共同找尋身體與情感的連結。舞者出身的邱昱瑄,因身體受傷感到焦慮,並開始察覺身體使用方式,試圖透過創計畫對生命提出疑問,藉由舞蹈記錄走過的日子。駱宜蔚將與多位舞者工作,觀察與磨合舞者間的身體使用方式來探討人在群體中的處境。
台灣目前已有許多創作發表平台,「雲門創計畫」希望透過創作過程的排練空間及費用的資助,讓獲獎助者專心磨練創作能力,用較長的時間琢磨作品,不急於發表,讓創作生涯走得長遠。
第三屆「雲門創計畫」獲獎助名單
田孝慈 | 《臉與名字》 |
李治達 | 《空白》 |
邱昱瑄 | 《無明》 |
黃詠淮 | 《吉光片羽》 |
劉亮延 | 《妙玉》 |
駱宜蔚 | 《众計畫》 |
2017雲門創計畫 王宇光《倆計畫》
2017雲門創計畫 林俊余《原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