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總監
ARTISTIC DIRECTOR
鄭宗龍
藝術總監
2020年,接續林懷民,出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。
出生於台北艋舺的編舞家,2002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後加入雲門舞集,隨團全球巡演,同時開始編舞。2006年起擔任雲門2特約編舞家,2012 年任助理藝術總監,2014年任藝術總監。
從擺攤叫賣的幼年汲取創作靈感,作品交織街頭張力與人生百態,在國際獨樹一幟,被譽為是國際舞蹈界新鮮而獨特的聲音。《狄德貝許》獲德國 No Ballet 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,《在路上》獲西班牙 MASDANZA 編舞大賽首獎及台灣台新藝術獎「年度表演藝術獎」。2006 年至2015年間,他為雲門2編創了《牆》、《一個藍色的地方》、《來》等作品,多次帶領舞團在歐美亞澳舞台演出,獲得好評。紐約時報讚譽:「雲門2的卓越應與世界分享!」2017年應邀為澳洲雪梨舞團編作《大明》,在巴黎與澳洲獲得熱評。
他的長篇作品《十三聲》挖掘台灣古老、俚俗、在時代洪流中逐漸凋零的文化記憶,巡演全球,受到觀眾及舞評的熱烈迴響,被法媒譽為是鄭宗龍「吸引眼球的一場勝利」。 2019年與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(Sigur Rós)合作的《毛月亮》,結合人文、科技、當代、未來,香港星島日報讚譽「美麗與不安同在…撼動觀眾的感官和情緒,予人怪、亂、狂、野的感覺,構成獨特的觀賞體驗」。國際專業舞蹈評論網站Seeing Dance稱這個作品「兇猛而美麗」,展示了「一個因物質享樂而變得貪婪的世界,正快速地瀕臨崩解」。2020年《定光》,融合身體與自然,宛如在舞台上建構一片森林,舞評譽為「雕琢精緻,值得一看再看」。 2022年《霞》,以薩克斯風的巴赫大提琴組曲入舞,讓舞者成為編舞家,用身體語言訴說個人生命流光。
2020年鄭宗龍與阿喀朗.汗、威廉.佛賽等,同時獲選入羅德里奇出版社出版的「五十位當代編舞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