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雲門4月號|環遊世界63天
文字版請往下滑
環遊世界63天
雲門2003年秋季海外巡演日誌
採訪整理/陳品秀 照片提供/雲門舞集
收錄於《打開雲門:解密雲門的技藝、美學與堅持》2013年,果力文化出版
臺北 氣溫27度 衣服黏在皮膚上
9/20 11:00pm
雲門辦公室|挑燈夜戰三姐妹|
「雲門您好。」
臺北市雲門巷──復興北路二三一巷內的一棟老舊的公寓樓上,半夜還有人接電話。國際演出組經理王昭驊,正盯著2004年2月東京新宿文化中心的演出預算表作最後審查。國際演出組專員王淑貞,電腦螢幕上掛的是剛做好,半個月後,10月5日出發的「墨爾本藝術節」行程表,桌子上攤著待結案的支出單據;另一位專員沈昱,正在跟雲門11月第三個禮拜演出的紐約「下一波藝術節」寫e-mail,為了讓提出專訪邀約的媒體都能排進林懷民有限的時間,正在大傷腦筋。
這是2003年的第三趟海外巡演。舞團將赴澳洲、美國、巴西三個國家,七個城市,展開為期八週的巡演。墨爾本演《松煙》,舊金山、洛杉磯、紐約演《水月》,愛荷華、明尼阿波里斯演出《行草》。巴西聖保羅則演出《流浪者之歌》。距離出發只有兩個禮拜,不加把勁不行了。
每當基金會暨舞團執行總監葉芠芠,與國外一日數返的伊媚兒所敲下來的一紙演出合同,交到國際演出組經理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行政管理碩士的王昭驊※,和國際演出組專員,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的王淑貞手裡,就開啟了凡人無法擋的「超級旅行團」業務。光是安排三、四十人的工作簽證、飛機行程、當地交通就是一個偉大的工程。除了繁複的行程,昭驊和淑貞還得負責一行人的食衣住行、醫療資訊,分別和每家劇院敲定所有行政、宣傳、票務等等。兩人經常挑燈夜戰,成了每晚為辦公室熄燈的守夜人。
9/22 2:00pm
八里排練場 鐵皮倉庫|臺南牛揮汗盤點|
高溫三十度,沒有冷氣。長得粗壯,綽號叫做「臺南牛」的舞台技術指導洪韡茗,正在鐵皮屋倉庫盤點,雖然只穿著一條短褲,拖鞋,還是汗流浹背。舞台貨櫃的裝卸跟行程, 都由他掌控。20日結束國內巡迴演出的《松煙》舞台貨櫃,才剛回來,又得打點重新裝進前往墨爾本的空運貨櫃。
就在這一天,雲門還有幾組舞台貨櫃散在世界各地:《行草》6月在北卡羅萊納州「美國舞蹈節」演完之後,住進芝加哥倉庫備用,等11月運往愛荷華;5月在德國巴登巴登演出的《水月》,在法蘭克福倉庫「休假」四個月後,正在前往洛杉磯的公海航線上。12月才要演出的《流浪者之歌》三噸半的稻米,前一天剛由八里倉庫出門,航向巴西聖保羅。而5月從里昂「雙年國際舞蹈節」回來的《竹夢》,在家休養,等待2004年3月在臺北登場。
9/22 4:00pm
八里排練場 辦公室|跳電,沒有冷氣|
臺南牛也負責繪製舞台圖,他畫好之後就交給「平妹」,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的燈光技術指導張玉如,讓她畫燈光圖。此刻平妹正在修改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歌劇院「下一波藝術節」要演出的《水月》燈光配置圖,幾百顆不同型號的燈具,在她的腦海中交錯閃爍。臺南牛與平妹做好的技術圖,已交給Richard,製作經理李永昌,他正一面檢查圖表,一面在電腦前,滴滴答答輕敲著鍵盤,跟澳洲人溝通技術流程。
每支舞作的舞台大小、佈景尺寸、燈具數量與位置,都有一套標準配備。但各個劇院的舞台不同、設備不一,雲門必須針對每個劇院加以調適,重新繪製舞台圖和燈光圖。平均一個劇院的技術圖要一個半月才能完成,但2003年有二十個劇院場地的圖要畫。2003年,國內外演出總計高達六十七場,每個禮拜都有貨櫃裝車、裝台、調燈、彩排、演出、拆台、裝車卸貨。雲門的技術人員,白天奔波於演出現場和排練場之間,在體育場「平地起高樓」架起大型戶外舞台,晚上則加班趕製海外劇院的圖版。唯一可以喘口氣的,恐怕是躲在樹蔭下,望著惡毒烈日灌下一口冰涼礦泉水的那一刻。
墨爾本 氣溫4—19 度 晝夜溫差大,刮風,微雨
10/6 4:00pm
君悅飯店|五星級旅館|
墨爾本藝術節以世界超級舞團的規格禮遇雲門,安排雲門下榻五星級的君悅飯店。第一次出門的新團員喜出望外,以為海外巡演的旅館都是如此舒適。老鳥說:「做夢!」這是雲門有史以來住過最豪華、最高級的一家飯店。
10/9 8:00pm
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國立劇院|《松煙》海外首演|
墨爾本藝術節總監蘿賓.亞契,早於2001年觀賞《行草》演出後,便下單邀演《松煙》(行草 貳)。當時林懷民還警告她,舞都還沒開始編,或許會不好看。蘿賓卻信心滿滿表示,對林懷民,對雲門有絕對信心。到了2003年,《松煙》編舞過程中,蘿賓.亞契得知這齣表現書法氣韻的舞作使用美國前衛音樂家約翰.凱吉的音樂時,她緊張了。因為約翰.凱吉的作品即使到二十一世紀仍屬於前衛的作品,以學術性著稱,對一般觀眾不具「娛樂」的效果。
雲門將為藝術節揭幕,首演夜重要贊助人都會出席,而這些人是「不前衛」的。她致電林懷民,客氣探問:「凱吉真的行得通嗎?」等舞團到了墨爾本,蘿賓在劇院觀賞了《松煙》的彩排之後,才鬆了一口氣,大喜過望地表示,這支舞「奇巧寧靜,美麗極至,舉世無雙」,她對林懷民以舞蹈與凱吉對話的本事,和舞者神乎其技的表現,感到由衷的佩服。《松煙》首演觀眾冠蓋雲集,墨爾本重要的政經人士與藝術界名人都出席了這場盛會。雲門在雪梨奧林匹克藝術節的《九歌》、《水月》,在阿德雷得藝術節的《流浪者之歌》,都曾讓人驚豔,已得到最高的評價。對澳洲人而言,雲門是超級重量級的舞團。澳洲重要舞評家由各地飛到,為《松煙》齊聚一堂。
10/12
瑪蒂娜公寓式旅館|SARS! SARS!|
墨爾本之後,原本要去杭州的行程取消了,因為SARS。
SARS 從2002年底爆發,風聲鶴唳的防疫如作戰,打亂了千千萬萬人的生活。雲門春季的法德挪威之旅,每個劇院都關心團員的健康情形,都曾經嚴重考慮取消演出。王昭驊且戰且走,聲明雲門是在和平醫院事發前就已出國,才一路過關,順利完成演出。
鎮守臺北的葉芠芠,怕秋冬SARS 反撲,5月裡取消了10月去杭州的演出。不去杭州,也不敢回臺北,寧可自掏腰包,在墨爾本多待幾天。花錢買平安。因為一點風吹草動,美國、巴西的邀演勢必取消,演出費跟著泡湯,雲門會馬上陷入週轉困難的泥沼。
藝術節演出後,舞團像個落難的貴族,從豪華的君悅飯店,搬進三、四個人同住一間的公寓旅館,自己做飯。又租了一個離住處約一個鐘頭車程,但租金較市區便宜的舞蹈教室,排練、上課。出國前常工作到半夜的Richard,終於付出代價,生病了,待在公寓哪裡也不能去,而且把感冒傳給同房室友的舞台監督郭遠仙。
舊金山灣區 氣溫20度 晴朗而溫暖
10/19
旅館 藥房 醫院|週末醫院不開門|
雲門在灣區的朋友徐大麟、沈悅夫婦,10月26日要為舞團在灣區紅木城辦一場募款餐會。林懷民、雲門基金會執行副總黃玉蘭、沈昱、技術組,先行赴美準備。
歷經十六小時的飛行,由墨爾本飛抵舊金山。
郭遠仙一到就發高燒,碰上週末沒門診,只好掛急診。Richard 在墨爾本已經得了支氣管炎,藥吃完了還沒好,澳洲藥單上的藥美國沒有,不知如何是好。黃姐不忍心看沈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,就請她先生,何大哥,幫忙開車,載著沈昱四處去找熟人,去找藥房、找醫生,整個灣區繞來繞去開了幾個小時的車。最後靠林懷民的醫生朋友安排才解決兩個病號的問題。
一行人在灣區轉來轉去時,林懷民被關在旅館接受一連串的訪問,為七天後的柏克萊演出宣傳。林懷民希望病號們趕快好起來,不只希望他們少受苦,更怕傳染開來,成為全團的一場災難。
洛杉磯 氣溫16—26 度 天氣最舒服
10/24 7:00pm
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羅伊斯劇場|在澳洲得獎了!|
觀眾已經進場,劇場哄哄一片。大幕後,舞者在舞台上暖身,打坐,安安靜靜準備《水月》在美國的首演。
昭驊在後台辦公室收e-mail,一封來自墨爾本藝術節的祝賀郵件在電腦螢幕上閃現:《松煙》從墨爾本藝術節來自全球的四十多個表演團隊中脫穎而出,同時榮獲全澳洲舞評家、劇評家圈選的「時代評論獎」與「觀眾票選最佳節目」兩大獎項。得獎喜訊傳開,大家一陣歡呼,互相擁抱打氣!
演出結束。水流聲中,燈光熄去,像所有《水月》的終結,觀眾愕了一下,然後掌聲叫聲燒熱了整個劇場。這天大家都很快樂。一切都很棒。更好的是旅館雖小而老,卻有一個溫水游泳池。在加大另一個劇場演《第十二夜》的英國莎翁環球劇團也住那裡。大家在水裡碰頭,聊聊跑江湖的事,算是練習conversation。
10/25 10:00pm
羅伊斯劇場後台|拆台到凌晨兩點|
為了製造舞台流水的效果,「水月」必須在劇院舞台加工鋪出一道傾斜的台子。
這天一演完,馬上拆台。「水月」的平台得搬上卡車,運往下一站。這套平台由五十二片,長8.2英尺、寬4英尺、厚6英吋的木板組成,每一片都得要四名美國大漢才抬得起來。超大的重量,再加上板片跟卡車貨櫃的寬度僅差0.1公分,裝車的過程十分困難,雲門和劇院技術人員一直耗到凌晨2點多,才將平台全部上車。
舊金山灣區 氣溫17度 清冷
10/26 6:00pm
募款餐會|在庭院中演出|
參加募款餐會的舞者皆屬多次訪演洛杉磯的老鳥。中午,從洛杉磯飛抵舊金山,一放下行李就趕往募款餐會會場,與甲骨文公司總部隔湖對望的索菲特酒店,跟沈昱等人會合。
餐會前,身穿《水月》服裝的舞者在中庭,在游泳池邊,在樹叢旁起舞,露天下,火把水光閃爍,與舞者的身影相照映,形成一幅動人的景像。整個募款餐會一直到晚上十一點才結束。
柏克萊 氣溫10—22 度 剛到時穿短袖,兩天後穿大衣睡覺
10/28
老舊的夏塔克旅館|天花板掉下來了|
舞團落腳在一家走路就能到劇場的夏塔克旅館,是一家由巴斯基坦人經營的百年老旅館。
柏克萊有初冬的味道,白天溫暖,夜間卻驟降到五度。老旅館的暖氣壞了,一時之間修不好,有的窗子還關不緊,有些人只好穿著大衣睡覺。舞者周偉萍住的那間房的熱水水龍頭壞了,換了一間房間,天花板還掉了一塊下來。
愛荷華市 氣溫0 到負10 度 比舊金山整整低了10 度
11/5
喜萊登飯店
在愛荷華市住到四星級的飯店!室外零下十度的氣溫,寒風刺骨,落葉飛舞,隨時要下雪,所幸旅館暖氣很棒,而且每個床都有五個枕頭!大家心情愉快。
愛荷華市漢秋大劇院,是出資委託製作《行草》的劇院之一。劇場又大又冷,林懷民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:經過一個多月的跨洲旅行,氣溫變化無常,加上工作、旅途的勞頓,很多人都感冒了!
11/11
愛荷華市國內機場|遠仙的父親往生了|
舞台監督郭遠仙接到父親驟逝的惡耗,卻還顧慮著演出,躊躇著該不該回去,林懷民和葉芠芠一定要他回家。
華崗藝校畢業的郭遠仙,入團十三年,是演出現場發號施令的大頭目。一聽到遠仙要回家,最緊張的人是他的「副手」,執行舞監張佳雯。
佳雯畢業於波士頓艾默森藝術學院劇場管理系,進入雲門之後,她已經獨力「監督」過《烟》和《松煙》的演出。但是《行草》、《水月》都是她不曾正式上陣,而下一場《水月》正是這趟巡演最重要的場合,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的「下一波藝術節」──那是一個參加工會的劇院,規矩特多,人也難搞⋯⋯
明尼阿波里斯 氣溫零下4—5 度 冷死了,但是暖氣很棒!
11/15 8:00pm
諾斯若浦劇院後台|我不信你會編出更好的|
明尼阿波里斯是美國中西部著名的「雪國」。沒下雪,還有陽光,但天氣涼得刺骨。大家都在「急行軍」,到了劇場,幾乎是被冷風推進去的。
這個劇場很老,很大,是明尼蘇達大學創校時蓋來辦畢業典禮的禮堂,三千座位。雲門賣了滿座。演出前,林懷民為觀眾講《行草》,觀眾塞得滿滿的,很多人都沒辦法進入。一路過來,每個劇場都要林懷民在開演前或演出後跟觀眾聊聊。有時一個城要講四次。林懷民總是打起精神,把觀眾逗得又哭又笑。此外,還有沒完沒了的媒體訪問⋯⋯
演出結束,一位美國老太太來到後台,跟林懷民說:「幾年前我曾經看過《流浪者之歌》,原本我不相信有人還能編出比那更好的作品,然而你真是太讓人驚喜了。」
紐約 氣溫4—11 度 風很大
11/18
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歌劇院|下一波藝術節首演|
紐約「下一波藝術節」是世界藝壇矚目的焦點。繼1995年的《九歌》,2000年的《流浪者之歌》之後,這是雲門第三度應邀參加「下一波」,演出《水月》。《紐約時報》說,雲門已經加入碧娜.鮑許、馬克.莫里斯的行列,成為「下一波」的班底。《水月》的首演,幾近滿場的觀眾,起立歡呼。
11/19
若伊絲.葛琳費爾德攝影工作
今天不演出。不少團員到大都會博物館看畫,但有八個舞者還得工作。雲門舞者應世界頂尖的舞蹈攝影師若伊絲.葛琳費爾德(Lois Greenfield)之邀,赴她在雀兒喜區的工作室拍照。
「下一波」總監說:「若伊絲的邀約,你們再累也得去。照片會刊登在全世界主要刊物,那是錢也買不到的大宣傳。」
上午出發,雨下得很大,雨傘根本擋不了。舞者在窄小的工作室暖身,化妝,攝影,耗了六個鐘頭。攝影結束,林懷民跟著舞者一起趕到上東城的「亞洲協會」做示範講座。為了讓舞者早點回旅館休息泡澡,林懷民讓舞者先示範,自己留下來繼續講了一個小時,然後又和「下一波」與「亞洲協會」兩個主辦單位的總監宵夜。十一點半,上了地鐵就睡著了,一覺醒來才發現坐過了站。
11/20 6:00pm
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歌劇院|多少錢都可以,給我一張票!|
林懷民一早被電話吵醒,紐約的朋友們紛紛打電話賀喜。《紐約時報》以超過半版的篇幅刊載兩張《水月》照片,以及該報首席舞評家安娜.吉辛珂芙(Anna Kisselgoff)的絕讚舞評。《紐約太陽報》則開門見山宣稱,《水月》不但是「下一波藝術節」的最佳舞蹈演出,也是今年度紐約最優異的舞蹈作品。
口碑一出,雲門剩下三場演出的票,馬上賣光光。劇場票務經理高興得臉紅紅:「一小時就賣出六萬元!」開演前,售票員向大排長龍要買票的觀眾說:「一張票都沒有了,別排隊了,去看電影吧。」卻沒有人要動,依然排著隊看有沒有人要退票。一個觀眾掏出一大疊鈔票高喊:「多少錢都可以,我要一張。」但真的一張也沒有了。直到開演了,觀眾才死心離開。
11/23 2:00am
萬豪飯店447 號房|完全躺平的佳雯|
郭遠仙的父親日前在竹北舉行公祭。
臨危受命的執行舞監張佳雯,順利完成《水月》舞監的工作。沒有一位觀眾察覺有異。其實,只要一有空,佳雯總抓著Cue 表躲到一旁,嘴上唸唸有詞,恨不得把它刻在腦子裡。夜裡大家都睡了,佳雯還坐在床上默背Cue表。紐約拆台後,打發了《水月》貨櫃朝法蘭克福前進,佳雯才酣睡在床上。這可能是佳雯自愛荷華市以來,睡得最香甜的一晚。
巴西聖保羅 氣溫14—27 度 南半球,沒有想像中的熱
12/1 4:38pm
寄件人:淑貞
標題:巴西演出報告及圖片
日期:2003 年12 月01 日上午04 時38 分
收件人:Kathy, Fred
Dear Kathy & Fred,※
( 前略)
附檔為巴西《流浪者之歌》首演摘要報告
雲門舞集《流浪者之歌》
11 月29 日在巴西聖保羅艾爾法劇院首演
滿座觀眾起立鼓掌
謝幕後觀眾靜靜坐下無人離席
觀賞起始與終結(耙米)
整整十五分鐘後再度起立鼓掌歡呼
駐聖保羅代表處何處長夫人及贊助單位張勝凱先生與僑界社團朋友,演出後至後台向舞者致意,表示雲門的演出「精采無比」,深受觀眾歡迎。為此地華人爭光,令他們感到與有榮焉。我駐巴西代表周國瑞先生,今晚也特地從首都巴西利亞飛到聖保羅來觀賞雲門的演出。
昨天首演後,劇院特地在後台安排一個小型的慶功酒會。劇院總監Ms. Elizabeth Machado 及技術總監Mr. Fernando Augusto Fleury Guimarães 和經紀人、贊助單位和僑界朋友代表都出席酒會。劇院總監Elizabeth 去年到倫敦看雲門的《水月》演出,非常喜歡;所以,經紀人João Carlos Couto 說要邀請我們來演出時,她馬上就答應了。她說原本即預期票房會不錯,但沒想到這麼好──座無虛席(約1200 seats)。她還說巴西觀眾本就熱情,但像今晚這樣熱烈的反應,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場面。
技術總監Fernando 說:雲門舞集的演出,是他期待已久的節目,看到今晚的演出,他非常感動,希望明年雲門能夠回來演出《水月》。他還說雲門受歡迎程度更勝碧娜.鮑許舞團,票房也比較好。當天聖保羅有六十二個演出,他非常驚喜雲門的節目滿座,大受歡迎。星期二抵達聖保羅時,聽說只有星期六、星期日的賣座還好,星期一、二兩天票房堪慮。前兩天記者會之後,新聞見報,首演前第一、二場已經售罄。昨日首演後,今天售票處一早即有人大排長龍買票,最後兩場的票也正在快速售出,劇場的行銷人員說只剩下少數座位,相信很快就會賣完。
(※Kathy 是2003 年雲門行銷企劃主任洪家琪,Fred 是行銷企劃專員莊增榮。)
12/2 9:33pm
寄件人:淑貞
標題:與巴西的小朋友共舞 照片3 張
日期:2003 年12 月02 日上午09 時33 分
收件人:Kathy, Fred
Dear Kathy & Fred,
再寄上幾張今天下午的活動照片。劇場教育部門,特地規劃了一系列活動,提供給當地一些貧窮的小孩。他們沒有什麼機會進劇場看演出。這一群6 歲到14-15 歲的小孩,共有36 位。之前看過雲門的錄影帶,特地編了一支舞要跳給雲門舞者看。為了今天下午的演出,已經準備了兩個星期,從編舞、舞台道具到燈光,全部都是他們自己來。演出完,他們邀舞者一起上台共舞。之後,也紛紛請舞者簽名和舞者拍照留念。
12/4
機場 機場 機場|要回家了!!!|
此次巡演從10月5日出發至今,總計六十三天。旅館大廳公用電話前站滿了一排雲門舞者,緊抓著話筒,急切地和臺北通話。出門兩個月了,有些原先想留在巴西旅遊的人,紛紛打消念頭,更改行程,提早回臺北。
在《流浪者之歌》中擔任僧人的王榮裕,和只參加巴西演出的舞者黃旭徽、伍錦濤,買的是來回票,便與大家告別,飛往美國轉機回臺北。
其他團員因為行程橫跨澳洲及南、北美洲,必須買較便宜的環球票,便一路飛飛飛,在法蘭克福轉機七個半小時,曼谷兩個半小時,折騰了三十四小時,6日下午才踏上臺灣的土地。行政三姐妹,還不能回家。由聖保羅飛往倫敦「國際表演藝術協會」會議,17日才回到臺北。
有幾個團員覺得六十三天還不過癮,留在巴西繼續旅行。兩週後,舞者溫璟靜,在里約熱內盧被扒走一張信用卡。
尾聲
12月28日,《紐約時報》回顧2003年的舞蹈節目,首席舞評家安娜.吉辛珂芙將《水月》選為「年度最佳舞作」的榜首。
編按:全文原載於雲門舞集2004年春季公演節目單,此為選摘。